孙思邈,中医著作《千金要方》作者。
全文字丨阅读需5分钟00年,新型冠状病毒来势汹汹,往常热闹的大街变得冷冷清清,偶尔有一两个人出门,也是戴着口罩的。我们终于迎来了翘首以盼的躺着睡觉就能为祖国做贡献的日子。殊不知想象和现实还是有差距的,我们中国人骨子里的勤劳迫使我们无法接受这样日复一日单调乏味的日子。我们开始焦虑,一天比一天担忧,希望国家能带领我们尽早摆脱这次疫情。就在这时,人们一直所信赖的西医妄图在此次疫情中大展拳脚,但却失败了。抗生素失效,病毒灵失效,病毒挫失效……一次次的不利消息席卷我们的脑海,疫情的转机迟迟不来。幸而此时,中医出现了,五千年的传承的深厚根基,到底还是比西医牢固多了。跟随顶裕导师孙思邈的步伐,我们开始在办公室熏起了艾柱,泡起了甘草干姜藿香茶。就这样,我们的工作开始慢慢回到正轨。我相信,在中医的指导下,这次疫情很快就能过去的,中国加油!!!历史上关于甘草干姜汤的论述有哪些?
(1)《内台方议》:脉浮,自汗出,恶寒者,为中风。今此又兼小便数者,心烦脚挛急,为阴阳之气虚,不可发汗。反与桂枝汤误汗之,得之便厥,咽中干,烦躁上逆也,此乃不可汗而误攻其表,营卫之气虚伤所致也。故与甘草为君,干姜为臣,二者之辛甘,合之以复阳气也。
()《寒温条辨》:此即四逆汤去附也。辛甘合用,专复胸中之阳气,其夹食夹阴,面赤足冷,发热喘嗽,腹痛便滑,内外合邪,难于发散,或寒冷伤胃,不便参术者,并宜服之,真胃虚挟寒之圣剂也。
()《伤寒今释》:干姜与附子,俱为纯阳大热之药,俱能振起机能之衰减。惟附子之效,偏于全身;干姜之效,限于局部。其主效在温运消化器官,而兼于肺,故肺寒、胃寒、肠寒者,用干姜;心脏衰弱,细胞之生活力减退者,用附子。吉益氏《药徽》谓附子逐水,干姜主结滞水毒。盖心脏衰弱者,往往引起郁血性水肿,其舌淡胖,如经水浸,用姜附以强心,则水肿自退,非姜附能逐水也。
最后,给大家分享一下我们顶裕在此次疫情中所用到的一部分中药及其相关知识:来源:百度图片藿香,中药名。为唇形科草本植物广藿香或藿香的地上部份。前者习称“广藿香”主产于广东、台湾等地。后者习称“土藿香”,全国各地均产。芳香化浊,和中止呕,发表解暑。用于湿浊中阻,脘痞呕吐,暑湿表证,湿温初起,发热倦怠,胸闷不舒,寒湿闭暑,腹痛吐泻,鼻渊头痛。藿香有杀菌功能,口含一叶可除口臭,预防传染病,并能用作防腐剂。夏季用藿香煮粥或泡茶饮服,对暑湿重症,脾胃湿阻,脘腹胀满,肢体重困,恶心呕吐有效。暑热及阴虚火旺者不宜使用。来源:百度文库来源:百度图片干姜,中药名。为姜科植物姜的干燥根茎。冬季采挖,除去须根和泥沙,晒干或低温干燥。趁鲜切片晒干或低温干燥者称为“干姜片”。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用于脘腹冷痛,呕吐泄泻,肢冷脉微,寒饮喘咳。阴虚内热,血热妄行者忌服。来源:百度百科来源:百度图片甘草,气微,味甜而特殊。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祛痰止咳、脘腹等。1.用于心气虚,心悸怔忡,脉结代,以及脾胃气虚,倦怠乏力等。.用于气喘咳嗽。可单用,亦可配伍其他药物应用。另风热咳嗽、风寒咳嗽、热痰咳嗽亦常配伍应用。.用于胃痛、腹痛及腓肠肌挛急疼痛等,常与芍药同用,能显著增强治挛急疼痛的疗效,如芍药甘草汤。久服大剂量甘草,可引起浮肿。对于有性功能减退、高血压及浮肿的患者,不宜使用甘草。来源:百度百科药王孙思邈曾经说过:“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
此次抗疫,中医以己之长,积极响应,发挥核心作用,凸显出我华夏五千年文明史中辉煌灿烂的医学成就不容小觑,也让世界再一次对中医侧目。
“良医则贵察声色,神工则深究萌芽。”中医传承千年的智慧,不应该被埋没,而是会一次又一次乘风而起,真正造福于民,仁心于天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