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吃萝卜夏吃姜”
生姜明明是辛辣之物
炎炎夏日为何还要吃?
只因夏天,人多躲在空调房
同时又经常吃生冷瓜果和冷冻饮品
又或者因天气突变,淋雨湿身
“暑天受寒”也是会出现的
适量食用散寒止呕的生姜
就能祛除和制约寒邪
修补对肌肤、经络及脏腑的损伤
是解饮料、瓜果等寒湿之邪的良药
生姜分为小种姜、大种姜、山姜等
而小种姜一般称为“小黄姜”
味道辛辣,肉质细嫩
纤维比较细少,相当适合食用
入菜
花甲姜片焗萝卜
材料:花甲克,萝卜克,姜片20克,唐芹、芫荽梗、葱白段各10克,盐、糖、姜汁酒、花生油各适量。
做法:萝卜去皮洗净切片备用;花甲洗净备用;唐芹切条备用。烧热砂锅,下油爆香姜片、拍蒜,放白萝卜翻炒片刻,加入适量盐、糖、姜汁酒,下花甲,盖上盖子焗两分钟至花甲开口,下唐芹、芫荽梗、葱白,小心翻炒片刻,调味即成。
有煮意:这道菜对调理肠胃有一定帮助,特别适合常在冷气环境下工作、喜欢生冷食物和冻饮的人。
豉香姜米叉烧炒饭
材料:叉烧克,米饭克,小黄姜75克,蛋浆4个,葱白30克,盐、生抽、花生油各适量。
做法:小黄姜洗净去皮切成粒状,以适量花生油把姜粒炸至干身,用油纸吸干油分备用;叉烧切半厘米方丁备用。开锅下油,下米饭以中火翻炒片刻,下鸡蛋和少许花生油,继续翻炒至米饭松散,下少许盐、生抽调味,加入叉烧粒、炸姜和葱白,翻炒片刻即成。
有煮意:鸡蛋是炒饭的关键之一,与油作用后能使米粒分离,土鸡蛋的蛋香味更能为炒饭增色不少。将姜切碎炸香,吸干油分后加入炒饭中,也能提升口感,产生不俗效果。
小黄姜葱段爆猪肝
材料:猪肝(小猪)克,小黄姜30克,葱段20克,姜汁、米酒、胡椒粉、盐、糖、头抽、花生油各适量。
做法:小黄姜洗净去皮切片备用;猪肝用清水冲洗15分钟后,去筋切薄片,以姜汁、米酒、胡椒粉、盐、糖、花生油腌制片刻备用。开锅下油,爆香小黄姜,葱段,下猪肝,快速翻炒后加入适量头抽,大火翻炒片刻后上碟即成。
有煮意:将小黄姜与猪肝共烹,能够有效的将猪肝的腥味祛除,当中加入的米酒与头抽为菜式起到关键的增香作用。
姜葱百合蒸鱼片
材料:花甲克,萝卜克,姜片20克,唐芹、芫荽梗、葱白段各10克,盐、糖、姜汁酒、花生油各适量。
做法:萝卜去皮洗净切片备用;花甲洗净备用;唐芹切条备用。烧热砂锅,下油爆香姜片、拍蒜,放白萝卜翻炒片刻,加入适量盐、糖、姜汁酒,下花甲,盖上盖子焗两分钟至花甲开口,下唐芹、芫荽梗、葱白,小心翻炒片刻,调味即成。
有煮意:粤菜里用到姜的菜式比比皆是,特别是在烹煮海鲜和鱼的时候,姜更是必不可少。将姜葱搭配解渴润燥的百合,与鲩鱼共烹,可作为一道夏日家常菜。
煲汤
生姜豆腐泥鳅汤
材料:泥鳅6条,豆腐g,生姜4片(2-3人量)
做法:泥鳅放入清水中加入少许油及盐养1-2天,待泥鳅吐净泥沙后放入热水中2分钟后捞出;豆腐切成小块后备用,泥鳅洗净擦干后放入煎锅中小火煎香后放入锅中,加入清水0ml、豆腐和生姜,大火烧开后转中火40分钟,加盐调味即可,视个人口味可加入少许芫荽。
有煮意:泥鳅和豆腐都是低脂的优质蛋白质来源。泥鳅含有多种氨基酸和维生素,营养丰富,中医认为它性味甘平,有和胃消食、化痰理气、壮阳补肾的功效。而豆腐虽然是黄豆制品,但嘌呤含量却不算高,痛风人群也能安心适当食用。
紫苏生姜滚瘦肉
材料:新鲜紫苏叶50g、瘦肉g、生姜3大片(3人份)
做法:新鲜紫苏叶连茎洗净,瘦肉洗净切片。把所有材料放入锅内,加入0ml清水,滚15-20分钟,调入适量食盐即可食用。
有煮意:紫苏叶有解表散寒的功效,通常是风寒感冒用相对比较好。有人说葱白姜汤也是可以的,的确如此,但那个味道会比较刺激,没那么好喝,这个紫苏汤味道很好,应该很多人会喜欢的。而且这个汤是比较适合孕妇喝的,孕妇最怕感冒,又不敢吃药,这个紫苏不仅能散风寒,还能安胎,受寒以后不妨试试。
藿香紫苏姜蛋汤
材料:广藿香5g(鲜品加倍)、紫苏5g(鲜品加倍)、生姜适量、鸡蛋2个(人量)
做法:将藿香、紫苏清洗干净,生姜切片,鸡蛋去壳放入碗中,放入少许食盐将鸡蛋调散成蛋液,在锅中放入ml清水,武火煮开后放入藿香、紫苏、生姜,同时将蛋液淋在上面,边淋边搅动,使其均匀分布,煮2-3分钟后放入少许食盐调味食用。
有煮意:此汤中采用广藿香,它具有芳香化浊,开胃止呕,发表解暑的功效,针对暑湿有不错的疗效;紫苏具有疏风散寒,行气和胃的功效,与广藿香配合起来就可以加强改善消化道不适的症状。由于广藿香及紫苏都有芳香的挥发油,不宜久煮,以免降低疗效。
▼▼近日应该吃▼▼编辑:肉包觉得这篇有用的话
请从右到左
在看、点赞、收藏、分享4连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