啦啦啦(~ ̄▽ ̄)~,好久没和大家聊科普了(一个月确实也是蛮久的哈),老徐最近刚刚回到了阔别已久的魔都,感觉空气都是甜的,O(∩_∩)O哈哈~!上次刚和大家聊过目前在市面上大家能见到或是已经打过的疫苗,老徐也是不厌其烦地在各种群里和朋友圈不厌其烦地给大家科普各种疫苗的特点,如果大家能够从中学到一些医学相关知识,老徐的努力也没有白费。如果没看过也没关系,这里给大家一个链接,最近趁这机会再好好学一学《关于新冠疫苗你想知道的那些事儿,都在这里》。
认识老徐的人都知道,老徐的家乡在河南,上个月我大河南中部和北部遭遇了百年不遇的大暴雨,最严重的新乡和郑州都淹没在大雨中。老徐的母校也未能幸免,母校号医院,由于贵重仪器设备都在地下,所以在这次水灾中也蒙受巨大的损失。看到魔都的朋友很多都为河南水灾贡献自己微薄的力量,老徐也替河南父老乡亲谢谢大家的关心和支持!
都说大灾之后要严防大疫,没想到水刚退去,在郑州新冠德尔塔病*就接踵而至。南京也曝出了机场卫生安全漏洞导致新冠德尔塔变种病*传播的事件,并且有蔓延到其他地方的趋势。魔都最近也发现了一例核酸阳性的病例。这个夏天注定是一个不平静的夏天,在为中国健儿在奥运比赛加油的同时,还要时刻注意防护,避免中招。
除了暴雨、新冠德尔塔变种病*和奥运会以外,还有一个很火的东西无疑就是“连花清瘟胶囊”。可能是由于新冠德尔塔变种病*猖狂肆虐的原因,“连花清瘟胶囊”莫名又上了热搜,各大门户网站接连报道,朋友圈很多文章也在批连花清瘟胶囊在这个时候蹭热点。了解老徐的都知道,老徐是药学科班出身,面对老祖宗留下的瑰宝被人diss,作为药学人有责任也有义务来给大家聊一聊,到底连花清瘟胶囊是何方神药,到底连花清瘟胶囊和新冠德尔塔变种病*的恩怨情仇有哪些?发扬中医中药,吾辈义不容辞!(热身废话了快字,下面我们就进入今天的主题)
1什么是新冠德尔塔变种病*?
新冠德尔塔变种病*最早于年10月在印度被发现,起初被媒体称为“双突变”病*。这种新的变异*株携带EQ和LR突变,可能导致免疫逃逸和传染性增强。这一变异*株被世卫组织命名为B.1.,并在5月31日用希腊字母δ(德尔塔)命名。
印度病*学家沙希德·贾米勒接受专访时介绍说,B.1.总共包含15处突变,有6处发生在刺突蛋白(S蛋白)上,其中又有3处比较关键:LR和EQ突变发生在刺突蛋白与人体细胞“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ACE2)”受体结合的区域,LR提高了病*侵入细胞的能力,EQ有助增强病*的免疫逃逸;第三处突变PR也能使病*更有效地进入细胞。这些突变的综合效应使病*能部分避开一些中和抗体,传染性增强。
世卫组织卫生紧急项目技术负责人玛丽亚·范凯尔克霍弗表示,最早在英国被发现的阿尔法(α)变异*株已在世界各地迅速传播,而德尔塔*株比阿尔法*株更易传播。
最近发表在《柳叶刀》上的一项研究显示,人体接种新冠疫苗后针对德尔塔*株产生的中和抗体滴度有所降低。但多国专家认为,目前接种疫苗还是有效的,至少可以预防重症和减少死亡。[1]
相比于α变异*株,δ变异*株传播能力更强,病*载量更高,可能存在免疫逃逸,但疫苗仍有保护作用。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冯子健表示,“从广州本轮疫情的病例情况看,德尔塔变异株病*的传染性和传播能力显著增强,特别是潜伏期或者传代间隔缩短,在短短的10天内就传了五六代,病*的传播速度在加快。感染者的样本PCR检测病*结果显示,病*载量有显著增加的特点。这个变异*株的传播能力比以往*株传播能力提高了1倍,比在英国发现的α变异*株传播能力提高了超40%。”“从广东的疫情来看,确诊病例里面没有接种过疫苗的人群中,转为重症或者发生重症的比例显著高于接种疫苗的人,疫苗对新*株仍有保护作用。”[2]
2抗病*“神器”:连花清瘟胶囊
成份:连翘、金银花、炙麻*、炒苦杏仁、石膏、板蓝根、绵马贯众、鱼腥草、广藿香、大*、红景天、薄荷脑、甘草。辅料为:淀粉。
连花清瘟胶囊,清瘟解*,宣肺泄热。用于治疗流行性感冒属热*袭肺证,症见:发热或高热,恶寒,肌肉酸痛,鼻塞流涕,咳嗽,头痛,咽干咽痛,舌偏红,苔*或*腻等。
国家医保甲类品种(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中药保护品种;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重大新药创制“十二五”专项;国家发改委高新技术示范项目;进入美国FDA二期临床研究。年2月,连花清瘟胶囊(颗粒)被列入国家卫生健康委《新型冠状病*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六版)》。年4月,国家药监局下发的《药品补充申请批件》显示,以岭药业生产的连花清瘟胶囊(颗粒)被批准可用于新冠病*性肺炎轻型、普通型引起的发热、咳嗽、乏力,疗程为7至10天。年9月21日,连花清瘟胶囊获得毛里求斯中成药注册批文,已在海外13国获得上市许可。[3]
连花清瘟胶囊是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吴以岭研制出来的。近些年,很多人都把连花清瘟胶囊当成感冒药,但吴以岭院士当初研制这个药并不是为了治疗感冒,而是为了对抗“非典”。年,非典疫情爆发,由于没有 药,患者死亡率较高,在这个关键时刻,吴以岭带领团队借鉴中医古方研制出了连花清瘟的配方。[4]
看完连花清瘟胶囊的概况,我们下面就来一一介绍一下配方中的药
1连翘:性平、凉,味苦。清热,解*,散结,消肿。治温热,丹*,斑疹,痈疡肿*,瘰疬,小便淋闭。
2金银花:性寒,味甘。清热解*,消炎退肿。主治外感风热或温病发热,中暑,热*血痢,痈肿疔疮,喉痹,多种感染性疾病。
3炙麻*:性温,味辛、苦。辛温解表。主治伤寒表实,发热恶寒无汗、头痛鼻塞、骨节疼痛;咳嗽气喘;风水浮肿,小便不利;风邪顽痹,皮肤不仁,风疹瘙痒。
4炒苦杏仁:性温,味苦。降气止咳平喘,润肠通便。
5石膏:性大寒,味甘、辛。生用:清热泻火,除烦止渴;煅用:敛疮生肌,收湿,止血。用于外感热病,高热烦渴,肺热喘咳,胃火亢盛,头痛,牙痛。
6板蓝根:性寒,味苦。清热解*,凉血,利咽。主治外感发热,温病初起,咽喉肿痛,温*发斑,痄腮,丹*,痈肿疮*。
7绵马贯众:性微寒,味苦。清热解*,止血,杀虫。主治时疫感冒,风热头痛,温*发斑,疮疡肿*,崩漏下血,虫积腹痛。
8鱼腥草:性微寒,味辛。清热解*,消痈排脓,利尿通淋。主治肺痈吐脓,痰热喘咳,热痢,热淋,痈肿疮*。
9广藿香:性微温,味辛。芳香化浊,和中止呕,发表解暑。用于湿浊中阻,脘痞呕吐,暑湿表证,湿温初起,发热倦怠,胸闷不舒,寒湿闭暑,腹痛吐泻,鼻渊头痛。
10大*:性寒,味苦。泻热*,破积滞,行瘀血。治实热便秘,谵语发托,食积痞满,痢疾初起,里急后重,瘀停经闭,症瘕积聚,时行热疫,暴眼赤痛,吐血,衄血,阳*,水肿,淋浊,溲亦,痈疡肿*,疔疮,汤火伤。泻热通肠,凉血解*,逐瘀通经。用于实热便秘、积滞腹痛、泻痢不爽、湿热*疸。
11红景天:性平,味甘、苦。益气活血,通脉平喘。用于气虚血瘀,胸痹心痛,中风偏瘫,倦怠气喘。
12薄荷脑:性凉,味辛。疏风;清热。主风热感冒;头痛;目赤;咽喉肿痛;齿痛;皮肤瘙痒。
13甘草:性平,味甘。补脾益气,清热解*,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缓解药物*性、烈性。
单药的属性已经介绍完了,懂中医中药的朋友都知道,单药用药的情况很少存在,中药讲究方剂配伍,而配伍是中药的灵*。我也找到了专家对连花清瘟胶囊的配伍解读,让我们看看专家对该配伍的理解。
脱胎于中医医圣张仲景的《伤寒论》中的 方剂麻杏甘石汤。麻杏甘石汤是中医历史上 个辛凉解表的方剂。《伤寒论》第六三条:发汗后,不可更行桂枝汤。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杏仁甘草石膏汤。
麻*杏仁甘草石膏汤方
麻*四两(去节) 杏仁五十个(去皮尖) 甘草二两(炙) 石膏半斤(碎、绵裹)
上四味,以水七升,煮麻*,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
麻杏石甘汤,为解表剂,具有辛凉宣泄,清肺平喘之功效。主治外感风邪,邪热壅肺证。身热不解,咳逆气急,鼻煽,口渴,有汗或无汗,舌苔薄白或*,脉滑而数者。临床常用于治疗感冒、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肺炎、支气管哮喘、麻疹合并肺炎等属表证未尽,热邪壅肺者。
连花清瘟胶囊一共有13味中药,看起来很乱,但是梳理一下就很清晰了。
炙麻*、炒苦杏仁、石膏(连翘、金银花、板蓝根、绵马贯众、鱼腥草、薄荷脑)、甘草+广藿香、大*+红景天。
炙麻*、炒苦杏仁、石膏、甘草,这是基础组成;连翘、金银花、板蓝根、绵马贯众、鱼腥草、薄荷脑,这是加强石膏辛凉解表作用的,同时也有抗病*作用;广藿香、大*是祛除胃肠集聚和寒湿;红景天是增强人体抗缺氧作用。
治疗热性病用“气”的寒凉,治疗闭塞性病用“味”的辛。所以治疗新冠肺炎的基本原则是辛凉解表。在这个辛凉解表的基本治疗原则之上再考虑抗病*、降低胃肠集聚和抗缺氧。大家看抗病*、降低胃肠集聚和抗缺氧这些就是西医的治疗原则,也就是说中医是比西医多出来了辛凉解表这个治疗原则,这是西医还没有研究到的一个层面。
中医药现在之所以不能用西医的随机双盲分组对照试验去判断有效性,是因为目前的西医检验手段还不能量化中医药的“四气五味”,同时试验的动物模型也还不能按寒热温凉的属性去建模。这不能说中医不科学,只是现在的科学手段还没有能力去量化它。[5]
除去经典的麻杏石甘汤,古方中还有常用的银翘散,银翘败*汤等也常用于外感风寒等感染性疾病,在这里一同列出来,感受一下老祖宗留下的中医中药瑰宝的博大精深。
《银翘散》
组成:连翘15g金银花15g苦桔梗6g薄荷6g竹叶4g生甘草5g荆芥穗4g淡豆豉5g牛蒡子6g,鲜苇根汤煎。
方解:重用连翘、银花为君药,既有辛凉解表,清热解*的作用,又具有芳香避秽的功效。薄荷、牛蒡子可以疏散风热,清利头目,且可解*利咽;荆芥穗、淡豆豉有发散解表之功若无汗者,可以加大用量,助君药发散表邪,透热外出,此二者虽为辛温之品,但辛而不烈,温而不燥,反佐用之,可增辛散透表之力,为臣药。竹叶清热除烦清上焦之热,且可生津,芦根功在清热生津,桔梗可宣肺止咳,三者同为佐药。甘草和诸药。[6]
《银翘败*汤》
组成:金银花9克马勃4.5克葛根6克牛蒡子4.5克蝉蜕3克连翘6克石膏15克僵蚕6克板蓝根4.5克
功用:治温痧发于春时,咽喉痛,吐鲜血,手足起红点。[7]
最近有文章称,7月23日,四川省绵阳市首例德尔塔变异*株新冠肺炎患者确诊。该确诊病例已被收入绵医院进行隔离治疗,经过中医专家的辨证诊治,患者服药一天后,体温降至正常,症状明显改善。服药第三天(26日),患者表示身体已无不适症状,各项炎性指标无明显异常。不过专家也指出,患者目前余邪未尽,正气未复,炎症吸收和核酸转阴还有一个过程,还需要继续服用中药扶正排*,调理善后。特别要注意防止复发转重。
文章还分医院的方子,这个方子去年疫情时就发过多次,很多人反馈都不错。中医是通过调整人体的内环境而使病*无法入侵的,所以这个方子尽管去年用过,但放在如今也是可以的。
*芪10g,白术10g,防风10g,金银花10g,连翘10g,芦根10g。
这个处方每日一剂,煎好后早晚饭后40分钟各温服一次,连续服用5天即可。适用于具有本病流行病学史、接触史及相关联的人群,老少皆宜,儿童减半,孕妇禁用。[8]
老徐没有中医药临床经验,不敢随便推荐大家用这个方剂,只是想拿这个方剂作为参考,中医药在整个新冠肺炎的救治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不可磨灭的贡献,也希望大家正确看待中医中药。
网上还有一篇文章《德尔塔变异株流行,“总是有效”的连花清瘟又有效了》称“从SARS、流感、禽流感、新冠病*,甚至埃博拉,每当有传染病疫情出现,“连花清瘟”对这些传染病有效的消息总会实时出现。”说实话,内行人哪怕我这个以化药为主的药学专业人士对这句话都是持完全赞同的态度,天然药物化学研究中发现,中药提取物的抗多种病*感染、细菌感染、甚至肿瘤的功能都是有目共睹的,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儿,懂的都懂,基操勿六。
相反那些说连花清瘟胶囊来蹭热度的人,倒有些外行人的少见多怪了,中医药的辨证个性化治疗理念和现代医学的双盲临床试验还是有着很大的区别。就像是牛顿经典力学是宏观慢速体系,爱因斯坦相对论是微观高速体系,用一个体系去评价另一个体系都是局限和不负责任的。只是由于现在的研究方法和认知局限,还不能像现代医学那样的体系方法给中医药辨证个性化治疗进行更好的评价,但这并不是否认中医药有效性的理由。发扬中医中药,吾辈义不容辞!
,希望在全国人民齐心协力的努力下,河南家乡能够抓紧时间恢复正常生活,感谢四面八方支援河南的同胞们!希望在全国人民在*的领导下,赶紧控制住新冠疫情的扩散,大家都要好好地做好防护,不给国家添乱。
References:
[1]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guanghexianga.com/ghxcf/95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