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所说的感冒是指“普通感冒”,又称“伤风”、急性鼻炎或上呼吸道感染。感冒是一种常见的急性上呼吸道病毒性感染性疾病,多由鼻病毒、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埃可病毒、柯萨奇病毒、冠状病毒、腺病毒等引起。临床表现为鼻塞、喷嚏、流涕、发热、咳嗽、头痛等,多呈自限性。大多散发,冬、春季节多发,季节交替时多发。
本病起病较急,潜伏期1~3天,主要表现为鼻部症状,如喷嚏、鼻塞、流清水样鼻涕,也可表现为咳嗽、咽干、咽痒、咽痛或灼热感,甚至鼻后滴漏感。2~3天后鼻涕变稠,常伴咽痛、流泪、味觉减退、呼吸不畅、声嘶等。一般无发热及全身症状,或仅有低热、不适、轻度畏寒、头痛。
临床除了中药内服,早起、轻症更可以试用其它外治法,以减少药物的毒副作用。
除了肖博士推荐的外敷疗法,也可试用谢医生调制的“感冒贴”。
下文引用肖博士的文章片段:
孩子感冒,分清寒热是关键!
儿童不养儿不知父母恩,每个人恐怕都只有自己做了父母,才能感受到父母的爱。婴幼儿正处于最初的发育期,抵抗力弱,有个感冒发烧的也是常有的事儿。孩子小,只知道哭闹,当爸当妈的没有经验,往往不知从何下手。
宝宝动不动就感冒了,千万不要随便给孩子吃药,先得分清孩子得的是风寒感冒,还是风热感冒。
本来风寒感冒多发于秋冬等寒冷季节,风热感冒多发于春夏等温暖季节。但是,现在夏天有空调,冬天有暖气,何况宝宝乃纯阳之体,风寒可以入而化热,所以单纯按季节来分,并不准确。您得按下面的方法,仔细观察孩子。
如何分辨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
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在小儿可能都会有停食停乳、发热、鼻塞、流涕、咳嗽有痰、惊风抽搐等症状,家长一般难以辨别。这里告诉大家几点秘诀:
1.看流的鼻涕是清是浊,清者为风寒感冒,浊者为风热感冒;
2.看是否有咽喉红肿,无者乃是风寒,有者即为风热;
3.看痰和舌苔,白者是风寒,黄者是风热。
4.可能有时候上述分辨寒热的症状都不是很明显,那么就看孩子想不想喝水。口渴喜喝热饮,或渴而不想喝水者,是风寒;喜饮冷者为风热。
医院,一般的中医大概也就用这么几招来分辨,您记住了就可做孩子的中医师了。
风寒感冒用小儿至宝丸
经过观察,如果您确定孩子得的是风寒感冒,那您就可给孩子服用小儿至宝丸。
小儿至宝丸是名牌老药,由紫苏叶、广藿香、羌活、山楂(炒)、六神曲(炒)、槟榔、川贝母、胆南星、陈皮、白芥子(炒)、僵蚕(炒)、牛黄、雄黄等25味中药制成。其中有紫苏叶、薄荷等疏散风寒,有山楂、六神曲、麦芽等消食导滞,有川贝、白芥子等止咳化寒痰,还有天麻、钩藤、琥珀、牛黄等息风定惊,针对小儿感冒是照顾得很周全了。
另外,还可选用小儿清感灵片,此药用于外感风寒引起的发热怕冷、无汗、头痛、咳嗽痰多等症状,效果也非常好。
肖博士温馨提示
有人也将小儿至宝丸用于小儿风热感冒特别是伴有惊风症状者(因为本药有很好的退热息风止痉的功效),但是因为其含有朱砂、雄黄等所谓“有毒”之药,不可长期服用。
事实上,所有药物最早都叫做毒药,都是以毒攻毒的,只要不长期服用,是不会有什么害处的。事实上很多经典的治疗小儿风寒感冒的中成药都含有朱砂成分。
泡脚祛风寒
除了给孩子服用治风寒感冒的药以外,还可以同时用泡脚的方法。
方法一:跟前面说到的治疗成人风寒感冒的方法一样,只不过,成人是每次用20毫升小青龙合剂,孩子要适当减量,用10毫升就可以了。把小青龙合剂倒进适量热水里,每天早上起床后和晚上睡觉前给孩子泡脚各十余分钟(随时加热水,防止水变凉),对风寒感冒有缓解作用。
方法二:将1~2支藿香正气水倒在温水里,给孩子泡脚,早晚各一次,每次10~20分钟,坚持泡2天左右。
风热感冒用小儿感冒颗粒
如果是风热感冒,最常用的莫过于小儿感冒颗粒了。它也算是一种家喻户晓的中成药了,由广藿香、菊花、连翘、大青叶、板蓝根、地黄、地骨皮、白薇、薄荷、石膏制成。广藿香、薄荷芳香轻清,既可发散风热,还可祛除暑湿,菊花、连翘、大青叶、板蓝根,俱是清热解毒之品;地黄、地骨皮和白薇都是清热养阴的佳品;石膏退热效果属一流,为晚清一代名医张锡纯所钟情。
如果孩子得的是风热感冒,或者患有咽炎,扁桃体炎等,都可以用小儿感冒颗粒,同时它对预防和治疗小儿流感也有很好的疗效。
风热感冒的药物外敷法
如果不想给孩子吃药的话,也可以用下面这个中成药外敷的方法。取银翘解毒丸一粒碾碎,加适量白醋调成膏状,用麝香风湿膏剪成一寸见方的小片,敷贴到大杼、风门、肺俞、涌泉等穴位,一次取2穴(左右即4个穴位,因为人体穴位一般是左右对称的),每日1~2次。
欢迎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guanghexianga.com/ghxfb/68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