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冬季到来,流感也进入高发期,相信很多朋友们都已经中招,“尝”到了这一波流感的可怕,流感是流行性感冒的简称,它不同于普通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经飞沫传播,典型表现为畏寒、高热、头痛、全身酸痛、疲弱乏力等症状,西药抗病毒疗效非常有限,这就到了中医中药大显身手的时刻了!
近来,门诊流感患者剧增,有越来越多的患者选择中医药方法对抗流感,那么中医是如何认识“流感”,如何治疗?
流感≠感冒
1什么是“时行感冒”?
呈流行性,在同一地区、同一时期发病人数剧增,症状类似,病情较普通感冒为重:突然起病,恶寒、发热(常高热)、周身酸痛、疲乏无力。后世所说的“时行感冒”即其“时气病”之范畴,具有传染性、症状相似等特征。
温病学家认为本病与感受时疫之气有关。如林佩琴《类证治裁?伤风》提出“时行感冒”病名。
病情较重,发病急,全身症状显著,可以发生传变,化热入里,继发或合并它病,具有广泛的传染性、流行性。
2中医对流感的预防
中医对流感的治疗与预防有其独特的优势,所以总结中医的以往经验,对今后流感的防治有重要的意义。
中医认为,由于地域,饮食、作息与天气的原因,香港流感多呈夹湿型。由于炎夏期间,很多人贪吃冷饮,导致脾胃受损,运化失常,且夏季多雨,在湿邪内蕴的情况下一旦患上流感,很容易让流感夹湿,即“夹湿型流感”。
一般来说,“夹湿型流感”有发热、咳嗽有痰、流鼻涕等不适,此外还伴有浑身困重乏力、身体湿重、注意力不集中、出汗后体温下降不明显等症状。
如果自行选择退烧药、板蓝根等清热解毒药,由于不能起到解表化湿的作用,并不能缓解症状。湿邪粘腻,治疗夹湿型流感,疏风化湿是治疗的关键,应该根据湿邪部位辨证施治。
为适应气候和疫情变化,更好地发挥中医药在治未病中的主导作用,从“因地、因人、因时制宜”出发,针对成人、老人或体虚者、儿童等不同人群的易感情况,专门制定了中药预防方,广大市民在流感流行期间存在与流感病人密切接触的情况时,如护理流感病人或与流感病人共同生活等,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使用。
如果病情加重,医院就诊治疗,以免贻误病情。
3中医预防流感方剂
含漱方
金银花15克,连翘15克,岗梅根15克,大青叶10克,广藿香10克,生甘草6克。
易患咽喉肿痛或与流感病例有密切接触史者。
将6味中药加水适量,先行浸泡5分钟,火上煎煮10分钟左右,煎出液约~毫升,过滤取汁。第2煎加水适量,直接在火上煎煮10分钟,过滤取汁,与第一煎药液合并后使用。
每日1剂,饭前饭后漱口,连用5天;亦可直接饮用。
饮用方
枇杷叶15克,茵陈15克,桑叶10克,苏叶10克,布渣叶10克,桔梗10克,玄参15克,神曲15克,葛根20克,广藿香6克,甘草6克,陈皮3克。
将上述12味中药加水适量,先行浸泡5分钟,火上煎煮
20分钟左右,至煎出液约~毫升,过滤取汁。第2煎加水适量,直接在火上煎煮20分钟,过滤取汁,与第一煎药液合并后,分两次饮用。
适用于普通成年人及流感病例有密切接触史者。
儿童预防方
芦根10克,桑叶5克,豆豉5克,广藿香5克,白茅根3克陈皮3克。
儿童。
将以上6味中药加水适量,先行浸泡10分钟,火上煎煮10分钟左右,至煎出液约~毫升,过滤取汁。第2煎加水适量,直接在火上煎煮10分钟,过滤取汁,与第一煎药液合并后,分两次饮用。
日1剂,水煎分2次服,连服5天,学龄前儿童减半。集体服药参照此方药物比例。
老年人预防方
太子参15克,苏叶15克,黄芩3克,茵陈10克,大枣15克,白豆蔻10克,广藿香5克,陈皮3克。
老年人体虚者。
将以上9味中药加水适量,先行浸泡10分钟,火上煎煮10分钟左右,至煎出液约~毫升,过滤取汁。第2煎加水适量,直接在火上煎煮10分钟,过滤取汁,与第一煎药液合并后,分两次饮用。
日1剂,水煎分2次服,连服5天,学龄前儿童减半。集体服药参照此方药物比例。
湿热体质者预防方
玄参15克,苏叶15克,杏仁10克,白蔻仁10克,薏苡仁30克,法半夏6克,广藿香6克,陈皮3克,甘草6克。
将以上9味中药加水适量,先行浸泡10分钟,火上煎煮10分钟左右,至煎出液约~毫升,过滤取汁。第2煎加水适量,直接在火上煎煮10分钟,过滤取汁,与第一煎药液合并后,分两次饮用。
日1剂,水煎分2次服,连服5天。集体服药参照此方药物比例。
寒湿体质者预防方
广藿香15克,紫苏叶10克,陈皮6克,姜半夏10克,姜厚朴10克,桔梗6克,甘草6克,黑枣3枚,生姜6片。
寒湿体质者
将以上9味中药加水适量,先行浸泡10分钟,火上煎煮10分钟左右,至煎出液约~毫升,过滤取汁。第2煎加水适量,直接在火上煎煮10分钟,过滤取汁,与第一煎药液合并后,分两次饮用。
日1剂,水煎分2次服,连服5天。集体服药参照此方药物比例。
4流感日常预防保健
1.居室要经常通风换气,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尤其是高温天气下,避免空调房温度过低,建议适宜温度控制在25~26°C。避免接触流感患者,及时增减衣物,以适寒温。
2.饮食要适时、适量、适温,少进刺激之品。煲汤时,可以加少许木香、砂仁、生姜煲汤服用。
3.作息要有规律,多运动,早睡。
4.保持心态平衡。对流感产生恐惧之心,也可导致气机逆乱,更易招致外感。
5.睡前温水沐足,犒劳一下劳累了一天的双脚,改善睡眠,必要时可以用艾叶等煲汤中药沐足。沐足后睡眠时,空调房或者风扇下,注意腹部、双脚保暖,避免受寒。
6.家庭居所可用中药空气清新剂或香薰改善空气。个人可佩戴中药制作的防疫香囊。防疫香囊常用中药:大茴香、白芷、山奈、艾叶、肉桂、丁香、佩兰、藿香等适量,选3~5种研成粉末。装袋,佩戴使用。
来源:中医思维十,如有侵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