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南方PLUS记者江玲
从上山采药到关门潜修,然后再次出山,近几年,中山大学药学院教授杨得坡又回到“用双足丈量大山,品味中草药‘诗与远方’”的日子。研究了20多年的中药材种植和产业,他对南药种质流失、优势产区转移的现状忧心忡忡。
“作物是‘顺境’出产量,而中药材是‘逆境’出品质。”杨得坡说,振兴南药,最重要在于前端的南药保护,“种质是南药的基础核心资源,挖掘老品种,回归传统,才能保证药材的道地性与功效。”
杨得坡接受记者采访,讲述道地药材的特性。谭家富摄
南药种质流失,制约产业发展
好药产自深山。杨得坡几乎每个月都会上山采集药材,在田间地头指导药农种植药材,足迹遍布广东、海南、广西、云南等地。近年,在中药基础研究的基础上,延伸到应用研发领域,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guanghexianga.com/ghxfb/72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