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广藿香 > 广藿香药效 > 正文 > 正文

湿气垃圾又溢出体外了,该如何调理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1/7/13 12:37:19
气温变化莫测,虽说气温是起来了,但还是多云的状态。见不到太阳,我的手脚也比别人更凉一些,而且经常汗津津的。两周前,我的手指侧面长了很多小水泡,呈小米粒样伴随瘙痒。容易在春夏之交时出现,属于湿疹样反应。看来是汗疱疹!汗疱疹的根本原因是体内有湿中医认为,汗疱疹和湿邪有关,它其实也是湿疹的一种。春夏之交雨水下得频繁、气温不够稳定,环境偏湿冷,身体的湿也会加剧。脾喜燥恶湿,平时饮食不节,过食寒凉肥甘厚味的孩子和大人容易损伤脾胃,寒凉、肥甘都易生湿,当脾胃的湿超出了运化能力,就常常会溢出身体,发在四肢末端,手脚的部位。更严重的,身体其他部位也会有。西医上对于汗疱疹的治疗就是用激素类的药膏,但这并不能彻底根治。因为汗疱疹并不是单纯的皮肤疾病,它最主要的原因是体内有湿。如果你经常长汗疱疹,应该可以发现,天气稍闷热一些、雨水多一些的时候就会冒出许多小水泡,又或者是观察到舌苔白厚腻的时候,手上也会出现一排零星的水泡。我回想自己这一段时间的饮食确实比在家里吃的油腻一些,舌苔也是厚厚的一层白腻,有点食之无味的感觉。而大便是黏的,很难冲干净。调理思路是祛湿分析清楚之后我想到的是——祛湿。可以用藿香正气水擦洗患处。藿香正气水的组成是:苍术、陈皮、厚朴(姜制)、白芷、茯苓、大腹皮、生半夏、甘草浸膏、广藿香油、紫苏叶油。具有解表化湿,理气和中的作用。我们一般用它来治疗中暑,而中暑的原因不就是内伤暑湿吗?我把藿香正气水倒进水盆里,用温水兑开,然后擦洗手上患处,也起到了比较好的效果。冻疮的原因是身体的阳气被冻住了中医认为,冻疮的主要原因是有寒,寒性收引,易损伤阳气,阳气耗伤,导致气血凝滞才出现的一系列症状。说白了就是身体里的阳气不够充足,气不足不能推动血液运行,再遇上外界气温寒冷,等于是被冻住的状态。气血在体内艰难行走或是寸步难行,不能到达体表驱散寒气,寒气凝聚在肌肤体表,如果没有做好防护,就会变成冻疮。而我这次的复发应该是和倒春寒有关。有一个星期是特别冷的,而我没有做好防护,那时关节上应该是已经出现了小红点的迹象,但没有发现,只是能感觉关节处有点肿。那它为什么冷时没有爆发,反倒是气温回暖后开始出现一大片红紫现象呢?因为倒春寒时气温寒冷,而冬天长过冻疮的地方还没有完全愈合,这时又一次受寒,寒气又找到老地方居住了。等气温升高时,阳气想出来散发,却被冻疮挡住了发展的手脚,那他只有拼命往外钻,让冻疮赶紧全部托出体表。汗疱疹的湿偏于热证冻疮的湿偏于寒证我们对比上面两个案例,按照阴阳总纲来分,这两者都属于阴邪。湿为阴邪,易伤阳气,阻遏气机;寒为阴邪,易伤阳气,寒性凝滞。阴邪的共同点就是易伤阳气。而湿易伤脾,寒易袭肺,肺主皮毛,所以我们常见的湿疹、手足口病也是这个原因而引起的。不论是汗疱疹、湿疹还是手足口病,它们都是源于体内的湿。不过它们和冻疮的湿的不一样,冻疮偏于寒证,而这三者属于热证。因为饮食上的不节制、生活习惯上的不规律都易导致脾胃功能运作不正常,湿邪停在体内,久而久之化热,等到合适的时机他就会上浮于肌表,突然爆发出来,出疹之时就说明体内已经存不下这些多余的水液了。另外,中医认为,人是一个自然的整体,整体是做圆运动的。也就是说一种疾病能出现很多种症状,大多数人都是虚虚实实兼症夹杂的。拿汗疱疹举例,它是湿热环境下的产物,“湿”有外界的湿(比如雨水)和体内的湿(过多的水液代谢不平衡),可以表现为苔白厚腻、大便黏滞;“热”,是外界进入体内的热(比如煎烤油炸的食物),进食过多可以表现为小便黄、口臭、容易长痘等。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guanghexianga.com/ghxyx/902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广藿香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