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品种都是不同的,但每一个品种又都有相同之处。无论是掉价还是涨价,或多或少都有相似之处,之所以强调相似之处,就是想让大家能从这些涨价的品种中找到与其他品种的相同点,进而抓住商机或是规避风险。
风头正盛白胡椒
近两三年白胡椒的行情一直都比较好,年天还没有冷下来,白胡椒就迫不及待的“热”了起来,短期内价格从70多元涨到80多,随着冬季销售用季来临价格进一步高升至元左右,目前价格仍坚挺于百元。
第一、从年到年白胡椒行情不佳,在这十余年时间里市场库存得到了良好的消化。第二、以前种植的部分植株已经老化,需要“更新换代”,近几年种植的白胡椒比较多,但因为年限原因,并不能大量结果,因此产量短期内不会增加太多。第三、正值用季,市场需求量大,因为其独特的效用,越是天寒越是使用旺季;第四、具有一定的减产利好。
未来走势:在需求拉动下,短期内行情仍将坚挺,春节前价格不会有大的滑落。
广藿香香飘
广藿香目前统货价格在17元左右,与其他动辄几十上百的品种相比虽不高,但也是药市中的明星,从年初8元左右一步步上调,直到现在的17元。
分析出现此种行情的原因,主要有两点:其一、减产,年广藿香受低价影响,种植面积相应减少,加之今年湛江产区恶劣天气影响,出现死苗现象,造成减产;其二、需求增加,库存显弱。连年的低价,农户种植积极性不高,种植面积缩减,库存消耗,需求量不减反增,且货源多集中在少数人手中。
未来走势:该品生长周期短,产量很快就能增加上来,如无需求拉动或是购销不佳,价格很容易就会下滑,而一旦出现下滑,就会像今年的荆芥一般。
“谋事在人”的枳壳
枳壳价格从今年年初的20来元,涨到现在的40多元,几乎翻了一番,是什么原因造成这样的结果?
其一、人为因素影响,该品产新时绝大部分货源被压货商以比较高的价格收购。这也是其价高的最主要原因;其二、产区比较集中,产新时间短。其三、国家和市场加大对伪品货源的控制和打击,间接增加了该品的年需求量。其四、具有一定的减产因素(比如江西产区受天气影响部分产区减产和货源质量不佳,湖南产区一些树被卖掉等),市场及产地库存亦不丰。
未来走势:枳壳目前大部分货源都集中在少数人手中,而且这些货源收购成本较高,因此预计高价在明年产新前不会有大的滑落,而短期内价格上扬的动力亦不足。
“任性”的吴茱萸
近两年吴茱萸的行情一直处于上涨的姿态,年一月份吴茱萸(中花)价格还在40多元,此后价格一路上涨,直到90多元,目前价格仍坚挺于86-90元的高价,套用最近网络上流行的一句话:价格高就是这么任性!
吴茱萸的涨价大致上与白胡椒比较相似,其一、前几年的低价,农户多疏于管理,或是植株被砍伐,一部分植株老化,使得产量下降;其二、库存消化;其三、江西产区受雨水天气影响,减产严重。
未来走势:因吴茱萸栽培后要3-5年才能开花结果,排除气象灾害影响,产量大增至少还要2年以后,因此其高价行情有望走的更远一些。
两篇文章只是简单回顾了几种中药材,之所以称这几种药材为药市的亮点,主要是他们普遍的涨幅比较大,而且涨到一定价位后绝大多数并没有出现行情的大幅滑落,有的品种甚至仍有上扬的趋势,当然年药市中的亮点并不仅仅这几种,像紫花地丁、红花、枸杞子、辽五味、白芨等,都可称为亮点。
总之,不论哪个品种涨价,就那几个原因,产量和库存的变化导致供求关系的变化,加上人为因素的推波助澜和市场需求的拉动,以及较高的市场人气,种种原因造就了种种的亮点。愿将要到来的药市不再是星光点点,而是灿若星河。
分享文章:点击手机右上角按钮分享到朋友圈
更多精彩: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guanghexianga.com/ghxfb/72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