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疗白癜风哪里好 http://baidianfeng.39.net/index.html记者近日获悉,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在广藿香醇合成的分子调控研究取得进展,研究结果已于近日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BMCPlantBiology》。据介绍,广藿香是道地“十大广药”之一,其味辛、微温,归脾、胃、肺经,具有芳香化浊、和中止呕、解暑发表的功效,用于治疗湿浊中阻、脘痞呕吐、发热倦怠等病证。广藿香除了可供药用外,其挥发性成分广藿香油还具有重要的商业价值,主要通过对广藿香干燥的叶片进行蒸馏提取获得。广藿香醇是广藿香油的主要成分,也被认为是广藿香的主要有效成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规定广藿香中广藿香油的含量不得少于2.5%,广藿香醇的含量不得少于0.10%。在所有能生产精油的植物中,广藿香因其独特的香味以及生物活性而在全球市场上具有巨大的商业潜力。因此,提高广藿香中广藿香醇的含量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经济价值。↑研究人员在广藿香醇合成的分子调控研究取得进展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农生中心李俭等科研人员通过对广藿香外施水杨酸,发现叶片中广藿香醇的含量显著增加。对水杨酸处理的叶片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筛选得到表达量显著上调的转录因子PatWRKY71。通过酵母单杂与双荧光素酶实验证明PatWRKY71直接靶向广藿香醇合成酶PatPTS的启动子,上调该基因表达。利用病毒介导的基因沉默系统在广藿香叶片上沉默PatWRKY71,可以显著降低叶片中广藿香醇的含量。将PatWRKY71在拟南芥中过表达,导致转基因株系对外源非生物胁迫敏感,并增加了活性氧的含量及相关基因表达。记者了解到,该研究鉴定了一个新的调控广藿香醇生物合成的转录因子,并探究了该转录因子在非生物胁迫应答反应中的功能,为广藿香分子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文、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黄岚通讯员:周飞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李凤荷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guanghexianga.com/ghxhy/131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