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经济时代,自20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初,是中国历史上一段特殊且饶有趣味的时期。
毛泽东曾指出:“为了建设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必须有中央的强有力的统一领导,必须有全国的统一计划和统一纪律。”
火柴2分钱一盒,大肉7毛5一斤,盐1毛5一斤……
有些商品要凭票购买,像买布要凭布票,商品粮户口粮食供应要凭粮票,布票和粮票是计划经济的产物。
那时,每人每年供应1丈6尺布票,只能满足每人每年做2件衣服的布料。
老一辈印象会很深刻,计划经济时期物品的质量比现在要好很多。
你知道是为什么吗?那是因为计划经济输出的产品不是商品,商品和产品是不一样的,商品是卖给别人使用的,生产目的是为了赚钱,产品是给自己使用的,生产目的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不是为了赚钱。
计划经济消灭了商品,生产的是产品,是为了满足人民的需要,这就决定了计划经济的产品比市场经济的商品质量要高。
拿一个家庭为例,家庭就是计划经济。家庭做的饭就是产品,是为了全家人吃的,不是为了赚钱,都是免费分配。所以家庭做饭一定不会掺假。
同样,对于海外出口任务,国家也是有考量的,不是谁想出口就能出口,那个时候,政府指定“福”字品牌阿胶(精装阿胶)作为唯一出口海外的阿胶品牌。
其他品牌的阿胶是没有权利出口的,有的品牌就背地里模仿福牌的包装偷偷地出口。
今天,如果你去国外旅游就会发现,在阿胶这件事上,外国人依然只认福牌阿胶。
从品质到包装,精装阿胶一直保留着计划经济时期的“原汁原味”。
71年来,福牌一直在创新的路上,
从为“人类健康努力每一天”到“福进万家,康乐生活”,从“阿胶单品”到“四大系列”,从“国宝贡胶”到“中国滋补之王”,从“四位一体”团队到“四大营销组群”,从“阿胶产业”到“四大园区”、“五大事业平台”,从线下门店到线上电商。
福牌阿胶的今天离不开东阿镇的文化润养与山水孕育。
东阿镇作为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古镇,从古之名邑到令世界仰望的“中国阿胶之乡”,海内外顶礼膜拜的阿胶圣地,培育了一代代阿胶匠人,丰富了一块块阿胶的历史与文化。
说及东阿之历史沿革,夏、商、周及远古时代,无文献可考,据地下挖掘材料证明,经中科院考古研究所鉴定,香山遗址属仰韶文化,青冢子、王集遗址属龙山文化。也就是说,在新石器时代,东阿地区已有人类生活。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离开了历史文化、风土人情、那山那水,就再也不是那个味儿!相信很多人都深有体会。
何况中药材,更讲究道地产区。
在不少中医开出的处方中,药名前常冠有“川”、“藏”、“广”等地名的字样,如川贝母、藏红花、广藿香等。
很多人对此感到不解,为何要在药名前标注产地,岂不是多次一举?
标明药材产地,是为了表明药材原产地。出自原产地的药材,中医界通常称之为“道地药材”。
道地即地道,道地药材功效:地道实在、确切、可靠,其禀赋的天地之灵气充足。为了保障中医治病的疗效,古往今来医家们都喜欢在处方用药中使用道地药材。
古人对道地药材很早就有了明确的认识,《神农本草经》记载“土地所出,真伪新陈,并各有法”;《本草经集注》讲“诸药所生,各有境界。”由此可见,道地药材与产地关系密切。
同样“一方水土养育一方药”。
所以说,阿胶离不开东阿镇,只有东阿镇才能产出“计划经济时期的好阿胶”。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